日常使用面膜时许多MM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面膜用起来总是黏糊糊的?为什么总会搓泥?专业配方师今天通过对面膜成分的专业解析,帮助大家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面膜。
目前市面上各色各样的面膜很多,面膜的主要种类有贴式和涂抹式两种,按配方结构,贴式面膜又分为乳化型和非乳化型(又称增稠型),今天主要以贴式面膜中的增稠型面膜为对象为分析其成分构成。
一款增稠型面膜贴中的精华液,成分构成主要有水,保湿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植物提取物,舒缓成分,稳定剂,以及香精色素等等,这些不同成分各自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将为大家一一讲解。
1、保湿剂
保湿剂是面膜精华液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面膜中保湿剂的含量仅次于水,其主要作用就是保持水分滋养皮肤。常见的保湿剂成分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此外还有一些高端面膜中常见的保湿剂成分,如:透明质酸、氨基酸、胶原蛋白等。
在面膜中最常使用的保湿剂是甘油,甘油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保湿剂,在很多护肤品中都有添加。但甘油添加量过多,会有粘腻感,这也是面膜给人黏糊糊感觉的原因之一。
2、防腐剂
很多姑娘对防腐剂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实际上在谈论面膜成分时,防腐剂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之一。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意识:面膜中适当防腐剂的增加是必须的,因为面膜中水含量非常多,其原料中还含有油脂、氨基酸等,容易受微生物污染,另外,面膜生产环境也要求高,对防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为已批准了32种防腐剂的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面膜中最常使用的防腐剂是羟基苯甲酸酯类,如苯甲酯也就是常说的尼泊金酯,是用量最多的防腐剂。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防腐剂成分会引起皮肤过敏,典型代表有:甲基异噻唑啉酮(MIT)。
3、粘度增稠剂
粘度增稠剂可提高面膜的黏稠度,赋予面膜黏润的触感,使面膜看上去更厚实一些,加入粘度增稠剂的面膜会看上去更有料同时也可以避免精华液流到身上。目前中国批准使用的增稠剂品种有39种。增稠剂都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也称水溶胶。
在面膜中使用的较多的粘度增稠剂成分主要有,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酯)类等。粘度增稠剂是造成面膜粘腻感的最主要成分,同时它也是你使用面膜后出现搓泥现象的重要原因。
4、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水、生物酶等方法,从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目前面膜中的植物提取物一般有芦荟叶提取物、小黄瓜提取物、海藻提取物、绿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仙人掌花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等等。目前很多植物添加量在面膜中是很重要的配合宣传的成分,添加量达不到有效浓度。“依植靓”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生产的“无添加”天然护肤品,集安全性、天然性、功效性于一体,温和护肤,根源改善,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面膜产品。
5、舒缓成分
舒缓成分主要作用是舒缓刺激调节皮肤,面膜作为一种高渗透性的产品,在有效深入皮肤的同时也会将一些外界的刺激物带入皮肤引起皮肤刺激,因此面膜中舒缓成分的添加必不可少,面膜中最常见的舒缓成分为尿囊素和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
6、PH调节成分
面膜中的成分较多,为了保持面膜中各个成分的PH值保持在适当范围,PH调节成分的增加必不可少。面膜中常见的PH调节成分有一般包括三乙醇胺、柠檬酸、氢氧化钾、乳酸、氢氧化钠、氨基酸等。
PH调节剂在面膜中的添加量小,添加进面膜后一般也被中合成盐和水了,因此对皮肤基本没有伤害。